和田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(其三為藍田玉、獨山玉和岫玉),有“狹義”和“廣義”之分。傳統概念的“狹義”范疇特指新疆和田地區出產的玉石,以和田“子料”為代表聞名于世。“廣義“的和田玉指軟 玉(真玉)。

秦始皇統一中國的時候,和田玉因產于昆侖山被稱為“昆山之玉”,以后又因位于于田國境內而被稱為“于田玉”。直到清光緒九年(1883年)設立和田直隸州時,才被正式命名為“和田玉”。
和田玉屬鎂質大理巖與中酸性巖漿巖接觸交代而形成的變質巖[2] ,中國寶石學指出軟玉摩氏硬度在6.0—6.5之間,透閃石成份占98%以上的玉石都命名為和田玉,內含透閃石、角閃石、陽起石等多礦物集合 體。和田玉化學成分是含水的鈣鎂硅酸鹽,化學式為Ca2Mg5(OH)2(Si4O11)2,密度為2.95—3.17。